简介:
牙体牙髓病治疗千万别踩坑!这5点经验帮你避开90%的雷区 近接诊了一位40岁的患者,捂着半边脸来就诊,说之前在小诊所补的牙又疼了。检查发现,他的牙髓早已坏死,现在只能做根管治疗。他后悔地说:“早知道当初就该好好治,现在又花钱又受罪。”这样的太多了,今天就想和大家牙体牙髓病治疗的那些事儿。 为什么...
近接诊了一位40岁的患者,捂着半边脸来就诊,说之前在小诊所补的牙又疼了。检查发现,他的牙髓早已坏死,现在只能做根管治疗。他后悔地说:“早知道当初就该好好治,现在又花钱又受罪。”这样的太多了,今天就想和大家牙体牙髓病治疗的那些事儿。
很多人牙疼就想着吃止痛药扛过去,其实这是在给自己埋雷。我们的牙齿就像一座小房子,外层的牙釉质是屋顶,中间的牙本质是墙壁,里面的牙髓就是房子的主人。当蛀牙突破牙釉质和牙本质时,细菌就会入侵牙髓,引发剧烈的牙髓炎。
如果不及时治疗,可能会导致三种后果:1)炎症扩散到根尖,形成根尖周炎;2)引起颌面部间隙感染;3)导致牙齿松动脱落。临床上遇到过不少患者,因为拖延治疗,后不得不拔牙,既影响吃饭又影响美观。
根据牙齿损坏程度不同,治疗方式也不同:
1. 直接盖髓术:适合早期浅龋,在暴露的牙髓表面覆盖药物,保护牙髓活力。整个过程,20分钟就能完成。
2. 根管治疗:这是目前保存患牙有效的方法。医生会清除感染的牙髓,对根管进行消毒和填充。现在的根管治疗已经能做到微创,单次治疗约1小时。
3. 显微根管治疗:对于复杂病例,比如弯曲根管、钙化根管,需要借助显微镜操作。度更高,能大限度保留天然牙。
为了避免治疗踩坑,建议大家在治疗前一定要问清楚:
1. 我的牙齿问题具体是什么程度?(要求看X光片)
2. 治疗方案有几套?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?
3. 治疗需要几次完成?每次间隔多久?
4. 治疗后可能出现哪些不适?如何应对?
上周有个患者来做二次治疗,就是因为次医生没和他说明治疗步骤,导致他中途放弃治疗,结果病情加重。
经常有患者问:“医生,我治疗完为什么还会疼?”其实术后轻微不适是正常的,但如果疼痛持续超过3天,可能是以下原因:
1. 根管清理不,残留感染物质
2. 根管填充不到位,存在空隙
3. 牙齿存在隐裂未被发现
建议选择有橡皮障隔离系统的医院进行治疗,能有效避免唾液污染,提高治疗。
治疗后的护理直接影响治疗,这里给大家几个实用建议:
1. 治疗当天不要用患侧咀嚼
2. 一周内避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
3. 使用软毛牙刷,刷牙力度要轻
4. 遵医嘱定期复查(一般3个月一次)
5. 如果做的是临时填充,一定要按时换填充
后提醒大家,牙体牙髓病治疗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。每年一次的洗牙不仅能清洁牙齿,还能让医生帮你检查牙齿健康状况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记住,在牙齿健康上的每一分投入,都是在为自己省钱省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