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牙周病是怎么回事?这份科普请收好 提到口腔问题,很多人时间想到的是蛀牙或牙齿不齐,其实牙周病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口腔疾病。它就像牙齿周围的“隐形”,初期症状不明显,但如果不加以重视,可能会导致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甚脱落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牙周病的那些事。 什么是牙周病? 简单来说,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...
提到口腔问题,很多人时间想到的是蛀牙或牙齿不齐,其实牙周病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口腔疾病。它就像牙齿周围的“隐形”,初期症状不明显,但如果不加以重视,可能会导致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甚脱落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牙周病的那些事。
简单来说,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。我们的牙齿并不是直接长在牙槽骨里,而是通过一层叫做“牙周组织”的结构来固定,这包括牙龈、牙周膜和牙槽骨。当这些组织发生炎症和,就形成了牙周病。
牙周病的发展通常分为两个阶段:牙龈炎和牙周炎。牙龈炎是早期阶段,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容易出血,但此时炎症还仅限于牙龈组织,是可以逆转的。如果牙龈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,炎症就会向深层扩散,发展成牙周炎,这时就会开始牙齿的支撑结构,形成牙周袋,导致牙槽骨吸收,终引起牙齿松动。
了解牙周病的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。以下是几个需要警惕的信号:
刷牙时牙龈出血是常见的早期症状,很多人误以为是刷牙太用力,实际上这是牙龈发炎的典型表现。
健康的口腔不应该有持续的口臭,如果长期受口臭困扰,即使认真刷牙也无改善,可能是牙周病的征兆。
当牙龈萎缩、牙槽骨吸收时,牙齿看起来会变长,牙缝也会变大。
如果感觉牙齿位置,咬合无力,或者用手轻轻晃动牙齿发现有明显松动,说明牙周病已经发展到比较的阶段。
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和牙结石。我们的口腔里存在大量细菌,它们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无色黏稠的薄膜,这就是牙菌斑。如果牙菌斑没有被及时清除,就会逐渐钙化变硬,形成牙结石。
牙结石表面粗糙,为细菌了更佳的繁殖环境,细菌及其会持续刺激牙龈组织,引发炎症反应。随着时间推移,这种炎症会牙周组织,导致牙周病加重。
除了口腔卫生不良这一主要因素外,吸烟、糖尿病、激素水平变化(如孕期)、遗传因素、压力过大和某些药物也会增加患牙周病的风险。
牙周病的治疗取决于疾病程度。基本原则是控制感染、消除炎症,阻止疾病进展。
针对轻度牙周病,主要通过洁治(俗称洗牙)和刮治来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。普通洗牙能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,而龈下刮治则专门清理牙龈下方的牙结石,这是治疗牙周炎的关键步骤。
对于中度牙周病,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,如翻瓣术,让医生能直视下清洁牙根面。有时还会配合使用药物,如局部放置抗生素凝胶等。
重度牙周病患者如果已经出现牙齿松动,可能需要采取牙周夹板固定;对于无法保留的牙齿,则不得不拔除,后续考虑种植牙或其他修复方式。
预防牙周病远比治疗来得简单有效,关键在于日常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。
每天少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两分钟,要特别注意牙龈与牙齿交界处的清洁。牙线或牙缝刷的使用同样重要,能有效清除牙刷刷不到的牙缝区域。
即使口腔没有不适,也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洁牙,及时去除牙结石,防患于未然。
吸烟是牙周病的重要危险因素,戒烟对牙周健康大有裨益。同时,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,也能降低牙周病的发生风险。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这是常见的误解。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其实是清除了原本填塞在牙缝中的牙结石,露出了真实的牙缝状况。不及时清除这些牙结石,牙缝会因骨骼吸收而变得更大。
牙周病能吗?慢性牙周病像高血压、糖尿病一样,属于慢性疾病,虽然无法“”,但可以通过规范治疗和定期维护得到良好控制,阻止其进一步发展。
牙周病不治疗会怎样?忽视牙周病的后果可能很,除了导致牙齿脱落,近年研究还发现,重度牙周病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控制难度和呼吸道感染的风险。
牙周病是一种常见但可防可控的口腔疾病。通过日常认真清洁、定期维护和及时干预治疗,我们完够保持牙周组织健康,让牙齿陪伴我们更长久。如果您发现自己的牙龈有红肿、出血等情况,建议尽早口腔医生,获取个性化的诊疗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