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儿童口腔科:如何科学守护孩子的牙齿健康? 孩子的笑容是纯净的礼物,而健康的牙齿是这份礼物的基础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关注度逐年上升,但仍有不少误区存在。今天我们就来,如何从日常细节入手,科学保护孩子的牙齿。 0-3岁:乳牙护理的关键期 很多家长认为“乳牙迟早要换,坏
孩子的笑容是纯净的礼物,而健康的牙齿是这份礼物的基础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关注度逐年上升,但仍有不少误区存在。今天我们就来,如何从日常细节入手,科学保护孩子的牙齿。
很多家长认为“乳牙迟早要换,坏了也没关系”,其实这是大错特错。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,甚会影响孩子的面部骨骼生长和语言能力。从宝宝出生开始,就要用纱布蘸温水清洁牙龈;颗乳牙萌出后,就该使用婴幼儿专用牙刷。
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“奶瓶龋”。避免让孩子含着奶瓶入睡,睡前喂奶后一定要清洁口腔。如果发现牙齿表面有白垩色斑点,可能是龋齿的前兆,建议尽快到儿童口腔科检查。
3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开始学习自己刷牙,但家长仍需补刷。选择刷头小、刷毛软的儿童牙刷,牙膏用量只需一粒豌豆大小。这个年龄段常见的问题是“窝沟龋”,建议在孩子3-4岁时做一次窝沟封闭,这是预防龋齿有效的方法之一。
不少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出现咬唇、吮指等习惯,长期如此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齐。家长可以通过游戏、绘本等方式帮助孩子戒除不良习惯,必要时可正畸医生。
换牙期是儿童牙齿的“多事之秋”。恒牙萌出而乳牙未脱落时,要及时拔除滞留乳牙,否则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。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六龄齿的保护——它是颗萌出的恒磨牙,不会替换,却容易龋坏。
如果孩子出现“地包天”或牙齿拥挤,建议在8-10岁进行早期干预矫正。相比正畸,儿童时期的矫正更好,治疗周期也更短。
误区一:“孩子哭闹就不看了”。其实儿童牙科医生都经过行为管理培训,可以采用游戏化治疗等方式减轻孩子恐惧。越早建立定期检查的习惯,孩子越容易配合。
误区二:“全麻治牙会影响智力”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短时间、规范化的牙科全麻治疗对儿童神经系统没有负面影响,对于极度恐惧或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反而是更的选择。
误区三:“牙不疼不用检查”。龋齿早期往往没有疼痛感,等到孩子喊疼时,通常已经伤及牙髓。建议每3-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
1. 查看是否具备儿童口腔资质,普通牙医和儿童牙医的培养体系不同;
2. 诊所环境是否有儿童友好设计,比如卡通装饰、绘本区;
3. 医生是否善于与孩子沟通,能用孩子理解的语言解释治疗过程;
4. 是否舒适化治疗选项,如镇静、全麻等;
5. 诊疗方案是否优先考虑微创方法,比如非创伤性修复技术(ART)。
保护孩子的牙齿,就是守护他们未来的健康资本。从今天开始,带孩子建立科学的口腔护理计划吧!如果对儿童牙齿问题还有疑问,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儿童口腔科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