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儿童口腔科常见问题解答:家长必须知道的护牙知识 当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时,许多家长才次意识到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。作为从业多年的儿童口腔医生,我见过太多因早期疏忽导致复杂问题的。今天就来家长们关心的儿童口腔问题,帮助孩子从小建立正确的护牙习惯。 乳牙不重要?这个观念害了不少孩子 "反正要换牙
当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疼时,许多家长才次意识到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。作为从业多年的儿童口腔医生,我见过太多因早期疏忽导致复杂问题的。今天就来家长们关心的儿童口腔问题,帮助孩子从小建立正确的护牙习惯。
"反正要换牙,现在坏了也没关系"——这是常听到的误解。实际上,乳牙要陪伴孩子6-12年,它们不仅影响咀嚼功能,还关系恒牙的发育和面部骨骼生长。一颗乳牙过早缺失,可能导致邻牙倾斜、恒牙错位,甚影响发音和容貌。
建议从颗乳牙萌出就开始清洁,2岁前用纱布或指套牙刷,之后逐渐过渡到儿童牙刷。特别注意6岁左右长出的"六龄齿",这是终身不换的恒牙,却常被误认为乳牙而疏于保护。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个生日前后进行牙科检查。国内虽然普遍较晚,但迟不应超过3岁。早期检查能发现喂养习惯导致的问题,比如长期奶睡可能引发"奶瓶龋"。
常规检查每半年一次,但以下情况需要立即就医:牙齿出现黑斑或白垩色改变、牙龈红肿出血、持续口臭、牙齿外伤或异常松动。记住,儿童龋齿发展速度是的3-5倍,拖延只会让小问题变复杂。
磨牙表面凹凸不平的窝沟容易藏污纳垢。窝沟封闭就是用材料把这些"沟壑"填平,相当于给牙齿穿上防护衣。整个过程,适合3-4岁乳磨牙和6-12岁恒磨牙萌出后进行。
虽然不能防龋,但能降低80%以上的窝沟龋发生几率。通常报销部分费用,比起后续治疗,是性价比的预防投资。
牙科恐惧往往源于陌生感。建议就诊前通过绘本、动画让孩子了解检查流程;避免使用"打针""疼痛"等负面词汇;就诊好选择简单检查建立信任。现在很多儿童口腔科都配备卡通装饰、动画片播放,让环境更亲切。
如果孩子特别抗拒,可以考虑"快乐镇静"或全麻下治疗,但这需要评估。平时家长也要注意,不要用自己的看牙经历吓唬孩子。
比起吃糖的频率,吃糖的时长更伤牙。一颗糖含半小时比五分钟内吃完危害更大。特别要警惕黏性零食(如软糖、饼干)和酸性饮料(如碳酸饮料、果汁)。
建议:控制每日甜食次数,好随正餐食用;吃完及时漱口;多摄入奶酪、坚果等护牙食品。夜间刷牙后禁止进食,包括牛奶。
• 用力横刷才干净?反而会损伤牙龈和牙釉质,应该用小头软毛牙刷画圈轻刷
• 牙线会撑大牙缝?儿童牙缝本就该存在,为恒牙预留空间,正确使用牙线不会造成伤害
• 含氟牙膏不?3岁以下米粒大小、3-6岁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是的,氟化物能强化牙釉质
儿童口腔问题预防大于治疗。从出生开始建立正确的口腔护理习惯,定期检查,才能让孩子拥有伴随一生的健康牙齿。如果发现异常,建议选择的儿童口腔科就诊,普通牙科诊所可能缺乏针对儿童的特殊设备和技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