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儿童牙科护理:家长必须了解的5个关键点 提到孩子的健康,很多家长会关注身高体重、营养摄入,却常常忽略牙齿问题。事实上,儿童牙科健康直接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、面部发育,甚自信心。今天我们就来,如何科学守护孩子的牙齿健康。 一、次看牙医应该什么时候? 很多家长认为“等孩子牙疼了再看医生”,这
提到孩子的健康,很多家长会关注身高体重、营养摄入,却常常忽略牙齿问题。事实上,儿童牙科健康直接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、面部发育,甚自信心。今天我们就来,如何科学守护孩子的牙齿健康。
很多家长认为“等孩子牙疼了再看医生”,这是典型的误区。建议是: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,或晚不超过1周岁,就该带孩子做牙科检查。早期检查能帮助医生评估牙齿发育情况,还能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。记住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。
“反正要换牙,坏了也不用管”——这种想法可能害了孩子。乳牙的龋齿不仅会引发疼痛,还可能影响恒牙胚发育,导致牙齿排列不齐。如果乳牙提前脱落,相邻牙齿会倾斜移位,将来可能需要正畸治疗。所以哪怕是乳牙,发现黑点或龋洞也要及时处理。
3岁以下建议使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,由家长帮忙刷牙;3-6岁可用豌豆大小牙膏,家长需孩子自己刷完后补刷遗漏部位。推荐使用小头软毛牙刷,采用“巴氏刷牙法”(牙刷倾斜45度小幅颤动刷牙龈沟)。特别提醒:晚上刷牙后不能再进食,包括牛奶。
恒磨牙表面凹凸不平的窝沟容易藏匿细菌。窝沟封闭就是用树脂填平这些沟壑,相当于给牙齿穿上防护衣。建议6-7岁做恒磨牙,11-13岁做第二恒磨牙。整个过程,十分钟就能完成,却能降低80%的窝沟龋风险。
不是所有牙齿不齐都要等到换完牙才处理。比如地包天(下牙包住上牙)好在4-5岁开始干预;而牙弓狭窄等问题在8-10岁进行扩弓治疗更佳。建议每半年带孩子做一次咬合检查,错过佳矫正期可能增加后期治疗难度。
含着奶瓶睡觉、长期用吸管杯喝含糖饮料、咬铅笔头、用牙撕包装袋……这些习惯可能导致“奶瓶龋”、牙齿酸蚀或外伤。另外,运动时戴防护牙套能有效预防牙齿撞击脱落,特别是参加篮球、轮滑等项目的孩子。
孩子的牙齿健康需要家长、医生和孩子共同维护。定期检查+科学预防+及时治疗,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的笑容。如果发现孩子有磨牙、牙齿发黑、拒绝咀嚼等异常表现,建议尽快预约儿童牙科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