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牙周病早期不痛不痒?小心牙齿悄悄脱落! 早上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退缩、牙齿突然松动……这些被很多人忽视的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的危险信号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"隐形"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高达85%,但主动就医的人不足20%。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沉默疾病的面纱,告诉你如何守住牙齿的"土壤"
早上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退缩、牙齿突然松动……这些被很多人忽视的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的危险信号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"隐形"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高达85%,但主动就医的人不足20%。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沉默疾病的面纱,告诉你如何守住牙齿的"土壤"。
当食物残渣在牙齿表面堆积24小时后,就会形成黏稠的细菌膜——牙菌斑。这些细菌分泌的会持续刺激牙龈,初期可能只是刷牙时少量出血,很多人误以为是"上火"。其实这时牙龈炎已经找上门,幸运的是这个阶段通过清洁完全可以逆转。
但如果放任不管,炎症就会向深层发展。就像树根周围的泥土流失一样,包裹牙齿的牙槽骨会逐渐被。这个过程往往不痛不痒,直到某天咬苹果时发现牙齿移位,可能已经发展到中重度牙周炎。
阶段:牙龈边缘泛红,刷牙或使用牙线时出血,口腔有隐约异味。此时拍X光片还看不到骨质。
第二阶段:牙龈开始退缩,牙缝变大,牙齿对冷热敏感,可能伴有轻微松动。牙周探诊深度可达4-5mm。
第三阶段:牙齿明显松动移位,牙龈脓肿反复发作,牙根暴露超过1/3。X光显示骨质吸收达根长1/3-1/2。
第四阶段:牙齿自行脱落或轻微触碰即脱落,咀嚼功能受损。此时往往需要拔除残根后种植修复。
烟民:尼古丁会收缩牙龈血管,掩盖出血症状,往往发现时已到晚期。吸烟者牙周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3-6倍。
孕妇:激素变化会使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,"妊娠期牙龈炎"发生率超60%,可能影响胎儿发育。
糖尿病患者:高血糖环境更利于细菌繁殖,伤口愈合慢,牙周治疗扣。
基础治疗包括超声波洁治和龈下刮治,就像给牙齿做"深层SPA"。但对于晚期患者,可能需要配合牙周手术、骨移植等。要注意的是,即使治疗后,如果维护不当,6个月内复发的概率高达70%。
建议后前3个月每月复查,之后每3-6个月检查一次。日常使用小头软毛牙刷+牙缝刷+冲牙器三件套,巴氏刷牙法要确保刷到牙龈沟。
1. 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,这点比刷牙还重要 2. 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洁治,就像车辆定期保养 3. 控制血糖血压,这些慢性病会加速牙槽骨流失 4. 缺牙及时修复,避免邻牙倾斜加重咬合创伤 5. 牙齿松动不要等着自行脱落,尽早干预能保留更多骨量
后提醒:牙龈出血不是"上火",牙齿松动不是"老了自然掉"。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,越早治疗,花费越少越好。记住,没有健康的牙周,再昂贵的种植牙也难以长久。